查看原文
其他

罗氏中国加速器大楼落成背后,“跨国巨头”赋能本土创新生态的逻辑与思路

E药经理人 E药经理人
2024-10-10

历时两年潜心打造,投资近3亿元人民币的罗氏中国加速器大楼如今正式落成。这既是罗氏赋能本土创新生态的例证,又是中国已经具备成为全球创新中心的能力与潜力的佐证。

9月28日,罗氏集团董事会主席施万博士、全球首席执行官施楠珂博士带领罗氏集团董事会与领导团队、罗氏中国领导团队集体出现在罗氏中国加速器大楼落成典礼上。这是罗氏集团董事会与领导团队时隔多年首次集体访华的重点行程之一。


(滑动查看更多现场图片)

对于罗氏来说,帮助中国患者不止于“将全球创新引进来”这一条路径,在保持稳步增长的背后,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好本土市场的优势,打造、运营一个完整的医药产业价值链,来赋能中国生物医药。通过在全产业链布局的不断加深和对于本土研发的孵化和加速,并且以加速器作为建设中国生物医药创新生态的锚点,罗氏正在逐渐摆脱仅仅作为一家药企的单一身份。

今年3月份,原来的罗氏集团CEO施万博士晋升为董事会主席,对于公司整体运营和全球战略体会更加深刻的他,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不变。







“我亲身体会到了这里的创新活力与巨大潜力,我们不仅将中国视为一个重要的市场,更致力于通过开放的合作将中国打造成为一个创新中心,为中国和全球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解决方案。”施万博士在此次接受采访时表示。



对于行业来说,更关注的则是,在罗氏未来的蓝图中,中国市场会在什么位置?持续加码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在稳步增长的业绩之外,这家跨国巨头还有什么新的故事?


瞄准颠覆性创新 让中国创造反哺全球






越来越多的中国生物医药初创企业意识到,走源头创新,发展更具创新性的、颠覆性的科学和技术,是让整个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向下一个阶段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然而,对于初创企业来说,资金、资源、平台,缺一不可但又正是他们的短板,每一个环节的获取都让初创企业步履维艰。也因此,孵化器形态应运而生。在由创业者、创业团队、投资人以及创业服务机构构成整个创业的生态链中,以孵化器为主的创业服务机构是关键一环。成立孵化器孵化本土创新,成为Pharma们抢占下一个研发高地最好的机会。


2021年,罗氏投资近3亿元人民币的中国加速器在近二十年前成立的罗氏上海研发中心原址上升级兴建而成,这是罗氏全球首个自主建立并运营的加速器。加速器的设立,意味着罗氏中国研发布局的又一次升级——罗氏正在从过去多以内部研发为主的模式,转变为内部外部双赢合作、孵化培育创新的模式。



罗氏中国加速器成立两年以来,在数百家申请者中,仅有十余家初创企业拿到了入场券,不到5%的入选比率。严苛的入选标准,是罗氏对于真创新的不“将就”,从初创企业的角度来说,愿意参与到这个严格的选择、激烈的竞争中,看中的不仅仅是罗氏的品牌效应,更是罗氏中国加速器背后对于创新的尊重。


与其他的创新孵化器平台相比,罗氏中国加速器拥有很高的自主决策权,能带来更高的弹性和效率。同时,入驻企业能够得到罗氏研发中国和全球科学家团队的鼎力支持。这个集“创新”“多元”“开放”“自由”等特性为一体的加速器,正在为行业里的加速器树立一个新的标杆。

氏中国创新中心负责人沈宏博士


罗氏中国创新中心负责人沈宏博士表示:“作为一家以创新为驱动的企业,罗氏始终坚持对研发的持续投入。罗氏中国加速器大楼的落成,代表着罗氏创新基因在这片土地上延续与传承。未来,我们将继续不遗余力地为本土初创企业提供切实帮助,希望加速器在唐秋嵩博士的带领下,与优秀的本土企业能够碰撞出更多创新灵感,诞生更多突破性创新成果。在惠及更多的中国患者的同时,助力中国研发走向世界。


自加速器启动以来,已有十余家企业从数百家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加速器成员企业,并与罗氏中国创新中心达成10项早期研发合作,共同探索新的科学方向和技术平台。


  • 人工智能生物制药公司华深智药与罗氏中国创新中心正在开展一项早期研发合作。罗氏将借助于华深智药的新一代人工智能驱动大分子生物药物建模与设计平台,针对某难成药靶点开展抗体优化设计与验证;

  • 基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量子模拟开发药物递送系统的剂泰医药,正在针对一个罗氏中国创新中心的小分子药物研发项目进行剂型优化。该项目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 专注于开发新一代表观遗传治疗技术的赛岚医药,正在与罗氏中国创新中心就一个First-in-Class的表观遗传学靶向治疗技术针对中国高发的消化道肿瘤相关适应症开展研发合作。目前该合作进展顺利,并已达成阶段性的目标和成果。


加速器的意义不仅仅是无数新药创造者终极梦想的始发站,是颠覆性的全球高地,是建设中国医药生态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罗氏本身来说,也是交流思想、更好内外部合作的场所。


“罗氏中国加速器是赋能本土创新生态的例证,我们希望与生态圈的伙伴共同携手加速创新,造福更多患者。”罗氏集团董事会主席施万博士说。




锚定本土 全球战略研究中心大有可观





创新研发已经深嵌在罗氏的基因之中。罗氏对于新药研发的重视和投入毋庸置疑。仅2022年一年间,罗氏全球的研发投入超过130亿瑞士法郎(940亿人民币),连续多年成为研发投入最多的药企。作为罗氏大力发展的战略研究中心,罗氏中国已经把创新基因内化到发展之中。中国将不再只是罗氏进行药物临床开发和注册的关键市场,而将成为罗氏全球创新药物概念及实证工作策源高地。
跨国药企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向来是标准动作之一。但是对于相当一部分的中国研发中心来说,位于中国的研发中心因为难以有“拿出手”的新药研发成果等因素,一直难以摘掉“边缘化”的标签。近年来,也有不少跨国药企进行架构调整,选择将早期研发中心撤离中国,仅保留后期临床开发的研发设施。

然而,罗氏对于中国研发却在不断加注:从2019年上海研发中心升级为全新的罗氏上海创新中心,到投资逾3亿元人民币的罗氏中国加速器启动、正式落成,再到去年罗氏上海创新中心(RICS)正式升级为罗氏中国创新中心(CICoR),拥有新药研究与早期开发的独立决策权……罗氏与中国的渊源已逾百年,对于罗氏而言,“加码中国”的承诺绝不只是一句口号,每一次的动作和真金白银的投入都是重视中国市场的注脚。而这些投入也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单,创新产出硕果累累,在过去19年历程中,罗氏中国创新中心参与发现了至少9款临床药物分子,申请超过300个专利,发表了170篇以上的学术文章。这些动作与成果产出赋予罗氏打造、运营一个完整制药价值链的优势也反应在如今的加速器中,每一位加速器成员企业都能获得罗氏包括研究、早期开发和商业化的全方位本土资源,这也是罗氏赋能中国生物医药的一大佐证。


在自身研发上的投入和成果产出,是罗氏创新基因的不断内化沉淀,而更加开放的外部合作,则是罗氏外化生长的呈现。


根据公开信息,在外部合作方面,过去两年间,罗氏先后与两家中国本土创新药企济民可信和赞荣医药达成了两项全球独家授权许可,将共同开发晚期前列腺癌与乳腺癌的创新性治疗药物,以推动中国医疗创新发展。两项高额的合作背后,既是罗氏对于自身潜力管线补充的希冀,也是罗氏对于中国本土创新的发自心底的重视与认可。不难看出,罗氏中国似乎正在悄然中颠覆着行业以往对于跨国药企的认知。除了不断在创新上深化在本土的根基之外,罗氏也在顺着中国市场的变化进行模式和思维逻辑上的创新。

罗氏制药中国总裁边欣


作为第一家扎根张江的外企,这些年来,罗氏在华建立了并不断升级全医药价值产业链,为中国患者提供一流的差异化药物和诊断解决方案。罗氏制药中国总裁边欣表示:“罗氏始终秉承着‘先患者之需而行’的宗旨,将前沿的创新解决方案带给中国患者。我们期待罗氏中国加速器落成后,更多的创新成果能够在这里诞生并第一时间惠及中国和全球患者。我们也将继续携手多方合作伙伴,聚力打造创新、合作、多元的本土医疗健康生态圈,共同助力‘健康中国2030’宏伟蓝图。


从全球研发的“辅助”,到自主研发的参与,再到孵化本土创新的主导,罗氏对于中国的“长期主义”让中国也正在愈发成为全球战略中举足轻重的存在,不断加强的创新研发布局,不仅推动着中国医疗行业的发展,也让“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并逐渐等到了中国研发反哺全球的开花结果时刻。



登记邮箱信息

订阅E药经理人

信息服务


扫描二维码


精彩推荐

CM10 | 集采 | 国谈 | 医保动态 | 药审 | 人才 | 薪资 | 榜单 | CAR-T | PD-1 | mRNA | 单抗 | 商业化 | 国际化 | 猎药人系列专题启思会 | 声音·责任 | 创百汇 | E药经理人理事会 | 微解药直播 大国新药 | 营销硬观点 | 投资人去哪儿 | 分析师看赛道 | 药事每周谈 | 医药界·E药经理人 | 中国医药手册
创新100强榜单 | 恒瑞 | 中国生物制药 | 百济 | 石药 | 信达 | 君实 | 复宏汉霖 |翰森 | 康方生物 | 上海医药 | 和黄医药 东阳光药 |  荣昌 | 亚盛医药 | 齐鲁制药 康宁杰瑞 | 贝达药业 | 微芯生物 | 复星医药 |再鼎医药亚虹医药跨国药企50强榜单 | 辉瑞 | 艾伯维 | 诺华 | 强生 | 罗氏 | BMS | 默克 | 赛诺菲 AZ | GSK | 武田 | 吉利德科学 礼来 | 安进 | 诺和诺德 | 拜耳 | 莫德纳 | BI | 晖致 | 再生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E药经理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